4個月前,因緣際會得知了Anytype這款新興筆記軟體,經過一番研究之後,深深受其魅力所魅。上個月偶然看了暢銷書「卡片盒筆記」,驚覺其結構功能與Anytype激似!藉著這篇文章就來介紹「卡片盒筆記」和Anytype。
延伸閱讀: 建立你的第一個Anytype筆記(2.基本操作)
➤➤Youtube實操更好懂。(喜歡閱讀文章的朋友請繼續往下看)
「卡片盒筆記」介紹
德國社會學家Niklas Luhmann使用一種「Zettelkasten」(德文「卡片盒」)的筆記方式。他將筆記寫在一張紙卡上,給每張卡片編號,並且讓它們之間形成關聯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卡片之間的關聯越來越多,變成一個縝密的知識網絡,幫助他進行學術研究和寫作。
以下就是這種筆記方式的特點和操作手法:
結構:去中心化、由下而上、相互串連
你都怎麼做筆記?一般會先有一個「主題」,例如「日本5日遊行程」,然後再去搜集資料,並歸納在主題之下的「子主題」,像是「景點」、「食宿」、「交通」等。
這種傳統的筆記方式,是由上而下的結構。缺點是資料一多就變得錯綜複雜,很難找。
而「卡片盒筆記」則是:
- 獨立資訊:每個想法、觀點都單獨寫在一張「卡片」上,像是一個獨立的訊息單位。
- 連結想法:每張卡片之間可以相互連結,讓你更靈活地把相關的資訊或概念串聯在一起。
- 由下而上:卡片收集(初期靈感源)是不特定歸納在哪個特定專案、計劃下,但透過定期檢視,產生想法和連結(作成永久卡片),並拚組成有效的輸出結果。
概念:正確的筆記方式
寫筆記愈簡單越好,不用什麼複雜功能,因為它只是手段,幫助我們整理、思考,最終的目的應該是輸出怎樣的內容。
像為了「日本5日遊行程」你開始收集資料、 做筆記,但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寫一堆密密麻麻、或美美的筆記,而是希望有個快樂充實的日本行。
而「卡片盒筆記」:
- 簡單易用: 多餘功能和複雜選項只會增加大腦負擔,將分心元素移除,只留下唯一重要功能「 思考」。
- 每則筆記在未來都有用處: 放手去寫,不要覺得時間被浪費,因為這些都是在未來用得到的資源。
- 從豐富的素材開始: 筆記盒裡的筆記就是你知識庫的素材,產出源源不絕的good ideas、解決方案。
卡片盒筆記的最大優點是它能夠讓你的思考過程更靈活,避免資料和想法堆疊在一起變得混亂。因為思考是最重要的,還有閱讀、理解消化、產生想法,而寫筆記本身反而是最簡單的。
輸出: 串連拼裝
只要感覺來了,隨時可以寫卡片,即使當下不知要將它用在哪裡。每張卡片都是一個知識點,可跟其它卡片串連(筆記軟體的”連結“功能),經過分類、排列,很快就能組成一個輸出內容:
- 降低輸出難度: 寫1000字文章,跟寫5張200字卡片,字數一樣,但將一件困難的事拆成好幾個簡單小事,心情輕鬆度完全不同。
- 提升拼裝靈活度: 卡片就是樂高,各自獨立,依排列方式,有不同的結果。
- 提示靈感的麵包屑: 卡片註明”資料來源”,容易回想、複習。
比起從空白開始,幾週、幾個月、甚至幾年前就收集的卡片,是讓你比別人更高效的知識庫來源。
Anytype – 最適合「卡片盒筆記」的軟體
如果你喜歡手寫,當然可以用實體的卡片盒,但更建議使用一款好用的筆記軟體。適合卡片盒筆記的工具有Obsidian、Logseq等,但我更推薦Anytype。理由可參考如下文章。
延伸閱讀: Anytype: 極簡美學,加密筆記軟體(1.介紹)
Anytype乍看很像Notion,實際使用後就知道兩者有多麼的不同。如果說Notion是由上而下的傳統筆記方式,那請原諒Anytype的自由愛放縱。它的結構非常靈活沒有限制,可以由上而下,由下而上,甚或不拘,依需求以後再結構化(設連結)。
「卡片」在Anytype中叫物件(Object),每張卡片各自獨立,可雙向連結。就像腦細胞間的神經串連,交織成無限的知識網路。
而物件(Object)串連方式主要有:
- Set(集合):自動串起相關聯的物件,省時、高效。
- Collection(集錦): 能將看似不相關的物件也串在一起,添加更多靈活的思考、運用空間。
想知道更多、更詳細的連結方式,可參考相關文章。
延伸閱讀: Set還是Collection? Anytype資料管理
延伸閱讀: Anytype進階版! Set vs. Collection 深入剖析
延伸閱讀: 你真的都會嗎?4種物件(Object)的連結方式
➤➤看Youtbue影片會更清楚喔。
如何用Anytype實踐「卡片盒筆記」
用「類型」和「關聯」給物件(Object)進行編碼。
閱讀書籍、吸收資訊時會產生一些尚不太成熟的想法,也許還不確定未來要怎麼應用*註1,但可以先記下來當「靈感」。這時就可以建一個「xx靈感」或「參考資料」的類型或關聯。
每一、兩天就檢視這些靈感源*註2,思考它們與目前在進行的專案、計劃有何關聯,並將其轉成完整、清楚的評論、看法,作成物件(Object)*註3後與既有的Set或Collection連結。
Set、Collection, Object之間都可雙向連結,有時也許看不出彼此間的明顯關聯,卻也因此讓想法更靈活、更自由。
輸出時,可利用Set、Collection視圖「看板」、「畫廊」等,將物件像攤在桌上一般,鳥瞰全局。
當累積的知識網路達到質和量的臨界質,它就會成為源源不絕的點子產生器囉。
註1. 靈感收集要自由、開放,而非只針對特定專案或計劃,就算還沒確實想法時,也可以隨時收集。
註2. 靈感是暫時性的紀錄,需常常檢視,轉為Object後就可刪除。
註3. 將靈感歸納、連結成用得到的物件,才能有利後續Output輸出。
結語
進入Anytype就可以直接寫筆記,要建什麼關聯、連結或歸類,都可以等以後再說。不像Notion一開始就被侷限要歸納到左側面板的特定檔案夾,失去了靈活應用、自由連結的可能性。
Anytype的資料庫由「類型」和「關聯」組成,主要用來管理物件(Object),以便物件間能生成連結,就像大腦的神經網絡一般。可依個人需求去自訂義,也能設模板,方便之後快速建立同類型的資料。
有人或許會說Anytype的功能不如Notion多。確實,因為Anytype還在Beta版,後續更加可期。但老實說,Notion那一堆功能大家都用得上嗎?前面說過,筆記只是工具,愈簡單愈好,最重要的是思考和輸出成果。
利用Anytype來實踐「卡片盒筆記」,讓筆記更簡單、思考更靈活,並建立一個充滿好點子的個人資料庫吧。
請我喝杯珍奶